弄清“心理帐户”的原理!让客户舍得为你的商品花钱

来源:欧宝体育官方首页 作者:张国荣 日期:2022-03-19 浏览:
有的时候,客户不是觉得贵,只是觉得你的东西贵。因为你放错了帐户。 (本文摘自《每个人的商学院・商业基础》一书,以下为摘文。) 心理帐户─让客户舍得为你的商品花钱

你有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客户:你满怀激情地跟他介绍产品,他也确实很心动,但到最后还是觉得太贵,没买。真的是因为他小气吗?你可能会发现他的包、他的表都很奢华。小气和大方是相对的。这个世界上,没有绝对的小气,也没有绝对的大方,有的只有一个人对商品价值的判断——他认为商品值不值这个价。他可能会在这件商品上非常小气,但在其他很多商品上非常大方。

为什么会这样?因为钱在每个人心里并不是统一存放的,我们会把钱分门别类地存在不同的“心理帐户”里,比如生活必要开支的帐户、家庭建设和个人发展的帐户、情感维系的帐户、享乐休闲的帐户等。

举个例子,假如你今晚打算去听一场音乐会,刚要出发,突然发现自己丢了200元,你会怎么办? 如果丢失的是价值200元的交通卡,你依然会去参加音乐会;但如果丢失的是打算用来购买音乐会门票的200元,你可能就不会去了。

图/仅为情境配图。取自unsplash

同样是丢了200元,交通卡里的钱属于生活必要开支的帐户,而音乐会门票的钱则属于享乐休闲的帐户。交通卡丢了时,很多人会觉得这跟音乐会没什么关系。可是,当用来买音乐会门票的200元丢失时,很多人就会觉得自己已在享乐休闲的帐户里消费了200元,如果再花200元,可能就超支了。所以,大多数人这时就会选择不去了。

绝大部分人都会受到心理帐户的影响,他们并不是以同样的态度来对待等值的钱财。有时候人们不愿意掏钱,并不是因为小气,只是商品被放在了他们不愿意付费的心理帐户中。

那麽,客户最容易花钱的心理帐户有哪些?

第一种,意外所得帐户。

假如你花三天时间写了一篇文章,发表后获得了500元稿费,你会用这个钱玩吃角子老虎机吗?估计不会。但如果这50元是你捡到的呢?可能就会了。这种面对意外所得总是慷慨大方的心态,就是我们常说的:来得容易去得快。

第二种,情感维系帐户。

你想给自己买一件1500元的喀什米尔羊毛衣,但一直舍不得。结果太太送给你了,你非常高兴。虽然明知道这笔钱是你们共同的财富,但你似乎没那麽心疼了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:谈感情,伤钱。

第三种,散钱帐户。

你口袋里有张100元的钞票,一直舍不得花,可是一旦找开,就算还剩99元,也会很快花完。为什么? 因为它变成了“散钱”。花散钱,没感觉。这就是我们常说的:指缝大,漏财。根据这些心理帐户,可以解决哪些实际问题呢?

图/仅为情境配图。取自pexels

某市税务部门想给企业和市民减税,刺激消费,拉动经济。税减了大家很开心,可是仍然不消费,怎么办? 把“减税”变为“奖金”试试。如果税务部门说减税,大家会想:这少缴的税本来就是我的。因此,不会有额外的消费欲望。但如果先收税,再发“奖金”,情况就完全不同了。这是“意外所得”,人们往往会拿去买些平时舍不得买的东西。消费因此会被激发。

假如你是做保健品的,你的产品非常棒但价格有点贵,消费者舍不得买,怎么办?试著把你的产品定义为“礼品”。礼品,就是自己舍不得用,专门买来送长辈、送朋友的东西,比如脑白金(包装形象高级的保健食品)、黄金酒(以食用金箔入酒)等。消费者用来买礼品的钱源自“情感维系帐户”,从这个帐户里花钱,少了都拿不出手。

如果你每年春节都会给父母一笔钱,可是他们一直存著舍不得花,怎么办?你可以每隔两三天给父母一些小钱。每年一次性地给他们“一整笔大钞”,这笔钱在他们的心理帐户里是用来干大事的;但如果每隔两三天给父母一些“散钱”,他们花起来就没有那麽大的压力了。

心理帐户:每个人都把等值的钱分门别类地存在心里不同的帐户中。客户并不小气,只是商品被错放在他不愿意付费的心理帐户。要让客户把钱从不愿意花钱的心理帐户转移到愿意花钱的心理帐户,就要改变他对商品的认知。 

本文由:欧宝体育 提供

关键字: 欧宝体育app_官网入口

0
首页
电话
短信
联系